青少年心事誰人知

(真實案例)
小志(化名)目前就讀國中三年級,在學校是活潑、好動的學生,但是,回到家裡就儼然變成另一個人,在父母眼中小志是講話衝動,動不動就與長輩發生爭吵,重視與朋友的友誼超過與家人的關係,經常因同學、朋友之間的吵架而感到困擾,回到家中就藉故與哥哥吵架、發脾氣。

最近小志交了一位女朋友,生活就常常有魂不守舍的情形發生,諸如:忘了繳交作業、找不到課本、睡過頭…等。而且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講究衣著、在意頭髮梳理、勤換手機…等,小志顯得很在意「女朋友」的一舉一動,似乎有一種「在愛情裡沒有了自己」的感覺。

小志的父母為了他的行為傷盡腦筋,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經由學校老師的建議,在一個週末的午後,打「1995」專線電話到生命線求助。

(生命線解析)
專家指出:青少年對於人際關係的認知,經常會影響成年之後的行為表現,因此,在青少年時期,學習如何與人和諧共處,學習以適當的言語及方式表達自我,將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課題。

關於如何協助青少年面對父母、長輩、同儕,建議友善的人際關係,橙智教育集團提供一些建議:
1、親子間彼此學習有效的溝通
在親子雙方應學習真誠的表達,不抱成見的誠懇溝通;然而,溝通的方式不只是透過言語,也可以利用紙條、簡訊來幫助親子雙方拉近彼此的距離。

「直話直說」是青少年的行為特徵之一,但是,許多青少年誤解了直話直說的意涵,在溝通的過程中,往往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在情緒驅使或面子掛不住的心理障礙下,說了太多「包裝或氣話」和「口是心非」的言語,就經常成為引爆吵架的導火線,學會說出對「這件事情、對面前這個人」有益處的話語,不需回應時就學習「沉默是金」。

2、父母親參與理解青少的喜好與休閒活動
試著理解孩子的喜好與休閒活動,對於親子間的溝通也相當有效,例如:為何崇拜這個偶像?參加這個社團的理由為何?父母親在理解之後便較能接受,接受了就會化解問題,於是,孩子的心情會比較好、情緒狀態會比較穩定,如此,再進一步用聊天的方式瞭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習慣與父母分享心事。

3、從異性交往中,學習肯定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青少年在異性交往的過程中,總是愛問:「他/她真的在意我嗎?」。顯現出青少年往往對自己的信心不足,然而,仔細思考對方吸引自己的原因,若是在於對方是自己希望成為的那種人,或對方身上有自己想要的特質,那真正要經營的是讓自己變得更好。要找到白馬王子,必須先成為白雪公主,反之亦然。我們祝福每個青少年都能找到自己,並且努力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花蓮縣生命線協會 祝福您! 全國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原登載於104年4月29日東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