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健康 優雅老化

(真實案例)
阿水伯(化名)現年七十歲,身體健康、兒孫滿堂、身上還有積蓄,可算是一位幸福的老人,只是在他的身上卻看不出快樂的神采,自從三年前老伴阿水嬸(化名)離開人世之後,阿水伯就變得抑鬱寡歡,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失去老伴後孤單的心情無法排解,另一個原因是無法面對「自己變老」的事實;雖然兒孫孝順,卻始終無法讓他老人家快樂起來,這使得阿水伯的兒孫晚輩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來電求助生命線…。

(生命線解析)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邱天助教授在一篇發表的文章中提出:「每個人都希望可以活久一點,但是都不想變成『老人』。因為很多人不知如何面對老化的事實。從個人積極面看,『老』是上天的恩賜,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活到老。從國家政策發展而言,應重視老人的健康促進、教育機會、工作就業與社會參與,甚至家庭生活權的積極人權。讓老人可以在獨立、尊嚴、參與和自我實現的前提下『優雅的老化』。」

日本暢銷書《積存時間的生活》的作者津端夫婦說:「好生活不是用錢買的,而是花時間經營出來的。」曾經是建築師也是大學教授的津端修一和他妻子津端英子,是一對年齡加起來175歲的老夫婦,他們用三十多年的時間,過著沒有積蓄,卻令人羨慕的「好生活」。他們的「好生活」不是指奢華的物質生活,而是指「用時間積存下來,執著而有紀律地做著他們喜愛的事情的生活方式」,例如:自己種植蔬果、烹調美味食物、手織禮物…,甚至生活中的器物、傢俱。他們夫妻還有一個觀念就是「購買的東西要傳給下一代,要買就買好的,絕對不可以買便宜貨。」因為積存了歷史與光陰的好傢俱,是再多金錢都買不到的。他們兩人看似「任性而為」,其實是在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只要不讓「自己的心」先老去,不對生活失去熱情,每個人都可以「活得愈老愈美麗」,「優雅而睿智」的慢慢變老。

103年6月,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一份調查,顯示有6成老人認為自己「體弱多病」,另外有超過4成老人認為自己是別人的包袱。想要老年後不依賴他人,就應該反求諸己,讓自己成為一位自立的老人。生於一九三一年的日本長青女作家曾野綾子的銀髮哲學是:「除了要積極尋找自己的大小舞台,至死都要追求自我表現外,最特別的是至死都要有求生戰鬥的精神。」她認為:「老了要從已經獲得的部份創造新的幸福,患得患失的人最容易陷入孤獨與絕望,開朗是必須的生活態度。」

金石堂網路書店-焦點閱讀中一篇文章的結語說:「任何人都有機會邁入老年,如何老的優雅、活的開心,是可以提早做準備的。優雅而充實的老年生活,是每一個人都不可放棄的權利,現在開始不急不徐的用時間慢慢打熬,就可以陳釀出晚年的鮮甜好滋味!」。

花蓮縣生命線協會 祝福您! 全國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原登載於105年4月17日更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