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清和
時光飛逝,花蓮縣生命線協會,已歷經32個年頭了;花蓮縣生命線協會1995諮詢專線,是個助人之團體,救人無數,值得肯定及贊助的團體。生命線是一個包含各種疑難雜症的助人單位。由於社會進步,加上科技發達,讓現代人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卻有一群人過得並不快樂,這些都是處於弱勢,經常被遺忘的一群,有幸的是一群默默行善為社會付出的好人,透過諮詢專線,各種愛心服務與活動,帶給它們溫暖與關懷。
文/張金城
人們在經歷各種不同階段的打拼人生後,一旦,從職場退下來時,總是希望能過著,沒有壓力、沒有負擔、輕鬆、自在、快樂的日子。相信這樣的退休生活,也是大部份的人所期待嚮往的。想要過這樣的生活,就得有個妥善的退休規劃,這是很重要的。
許多人一直等待退休後,可以一圓多年的夢想,有的人想.雲遊四海、環遊世界,有的人想要另創事業.、開家店(如咖啡、有機養生、藝品),有的人想回歸寧靜.過著田野生活,更有的人想……等等.不一而足。然而,一個妥適的退休規劃是不能少的,否則真的在退休後,往往事與願違、無法適應,那時困擾的問題一一發生,就為時已晚矣。
文/方金香
加入生命線大家庭轉眼已屆23年,因緣際會擔任主任也有六年,要卸任了,心中滿滿的感謝就是我的感言。因為多了參予協會工作的機會,而獲得更多的學習與成長空間。
前人言: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我認為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是幸福的,能逹成任務是快樂的。
文/秀嬌
「敘事治療」是一種故事治療,重視語言、文化脈絡和態度的取向。是一個對現代主義的反思下的產物。(註1)
協會在九月二日邀請程子芸老師敎授「敘事治療理論與基礎」的課程。(註2)透過這個課程,我們除了知道敘事治療是目前漸受重視的療法,也是後現代主義的產物。後現代主義著重人與他人是如何看事情以及與他人的對話上,治療師不再是扮演解決問題或是無所不知的專家與指導者,而是與案主開展對話空間,開啟對話的專家。也深刻體會敘事的精神一定要先用在自己身上,才會比較容易運用在和別人的相處及對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