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生命線 去年服務逾4千件個案

求助人數增加2.8% 女多於男 年齡層以30至39歲最多 問題以精神、心理最多

2013-01-21更生日報/記者李書綺/報導

花蓮縣生命線協會成立卅四年來,持續以「1995(要救救我)」專線電話情緒輔導為主要的服務,肩負起自殺防治的助人使命,去年共接獲四千零四十九人次個案數,比起前年成長百分之二點八,顯見國人的痛苦指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協會也針對一○一年度的求助個案基本資料、個案問題、自殺類別做大致分析,統計數據顯示,男性求助者有一千九百七十六人,佔總人數百分之四十八點八;女性求助者有兩千零七十三人,佔百分之五十一點二。

Read more

生命線理事長黃啟嘉交棒胡毓恩

昨舉行會員大會暨志工表揚 傅縣長肯定無私奉獻

2013-01-21更生日報/記者李書綺/報導

花蓮縣生命線協會昨天上午在翰品酒店舉行「第十七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歲末新春志工年度表揚活動」,縣長傅崐萁頒發「優秀志工獎」,感謝志工們過去的努力,也期盼他們能善用多年經驗,持續幫助更多鄉親,值得一提的是,環保局長鮑明鈞也在受獎行列中。

Read more

花蓮生命線102年年刊

發行月份:中華民國102年1月

發行人:黃啟嘉

總編輯:胡毓恩

編輯策劃:湯必中、周美玉、許秀琴

主編:田秋儀

編輯:陳美珠、閻玉蓮、許志銘、黃碧芬

Read more

編後語

文/田秋儀

“千呼萬喚始出來”這句話用於這次年刊的編輯可真是”名副其實”呀!從七月份會刊出刊後,我便開始籌劃一月份的年刊。到了九月份,又因為生涯規劃的關係,開始在夜校上課。時間被填滿的我,只能利用假日和上班中午休息時,準備、聯絡年刊相關事宜。好不容易準備的差不多時,求好心切又心思細膩的總幹事給了很多我原本想不到的”絕佳”建議。 所以歷經幾次修改及抽換稿件和邀稿,終於”誕生”了這本年刊。這本年刊的誕生要感謝很多人:謝謝會務幹部們在百忙之餘,仍然寫出了一篇篇動人的文章;謝謝誠中老師貢獻出專業的文章;謝謝親愛的乾妹”雅平社工師”在新婚忙碌之餘,仍然為了我寫出一篇專業文章;感謝組員玉蓮、美珠的幫忙;更謝謝總幹事和副總幹事給的建議和想法,提醒我不足和疏漏的地方。

Read more

我以身為生命線志工為榮,我還可以做什麼?

20期志工/賴麗芬

這些年,媒體報導自傷或自殺事件時,總會在新聞視窗角落邊清楚的看見『珍愛生命,1995生命線』。身為生命線的志工,除了與有榮焉外,會問自己『我還可以做什麼』?

這些年,有幸進入『生命線』成為志工;也陸陸續續的參與課程、接受督導,並再向夥伴們請益中,虛心的學習並持續著志工工作;身為這大家庭中的一份子,除了與有榮焉外,會問自己『我還可以做什麼』?

Read more

上帝的部落~泰雅故鄉司馬庫斯:豐富生命之旅行

文/柯綠蘿

「司馬庫斯」位於海拔1,500公尺的高山,是新竹縣最遍遠的泰雅族部落。因為地點深僻,居民人數較少,早年沒有提供電力,入夜後部落裡一片漆黑,外界一度以「黑色部落」稱之。

**它的源起傳說: 「司馬庫斯是尖石鄉最深山的部落」部落發展協進會印製的摺頁上如此描述,這裡的起源是一支由馬庫斯(Mangus )率領的隊伍,從南投埔里一帶跋山涉水,在雪山北支稜的東泰野寨山附近落腳。後世為了紀念馬庫斯這位英雄,便將部落命名為「司馬庫斯」(Smangus )。(以上取自網路)

Read more

悟他們的美麗世界 ~談精神病個案輔導的三要、三不要

義工/陳誠中

一、前言

根據國際生命線總會中華民國分會的一項統計指出:一00年全國生命線所接獲的精神個總數為三六七五六件,佔個案總數的廿四.六五%,將近總個案的四分之一,換句話說:每四通求助生命線的電話中,就有一位精神病的個案,在人們生活、工作緊張,人際關係疏遠的現代工商社會,這是令人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Read more

督導的再成長

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副秘書長/顏育德

一、緒論

根據督導大師Kadushin的觀點,督導的主要三大功能是(1)教育性功能(Educative Function)(2)行政性功能(Administrative Function)(3)支持性功能(Supportive Function)。藉此三大功能之推動,讓受督者(協談員)可以發揮職能,提昇協談品質,造福案主,解決案主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