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色彩

文/王鑾襄

  談到生命故事,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那段日子的際遇。即使過了七、八年,仍然像昨天的際遇。那是在病房中發生的故事,每一個病床,都是一個家庭故事的濃縮。不同的病床往往呈現出對比鮮明的人生。

Read more

為自己許一個亮麗的銀髮族人生

王英偉(慈濟大學家庭醫學科副教授/心蓮病房主任) 採訪/李吉咸

身體的機能,因年齡的增長而老化,進而造成身體的活動能力下降。因此,銀髮族在生理機能的退化,所帶來心理的衝擊,以及許多不便的要素,產生失落感。本會期邀請到慈濟醫院心蓮病房主任王英偉醫師,如何改善生活品質,成為一個快樂、健康、燦爛的銀髮族人生。

  老人名詞定義就是六十五歲以上稱之為老人,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銀髮族。根據統計國人平均壽命為七十八歲,男性平均壽命在七十五歲,而女性平均壽命高達八○歲。對於人口的老化,也正當是國人所須面臨的問題。

Read more

活水人生-專訪中心主任方金香

林詣晉/報導

  花蓮縣依統計目前約有六到七千左右的志工,服務範圍遍及各階層,約一半的志工年齡是介於三十到六十五歲之間,在這年齡層的志工,常面臨在工作轉換及家庭組成等議題,許多衍生出來的問題都不斷挑戰志工生活。在大家的眼中,志工都是很陽光、很快樂的,卻忽略志工在持續付出的過程中,其實也是需要人家關懷的。在財團法人應柴秀珍女士紀念基金會的支持下,花蓮縣生命線協會承辦「活水人生」志工關懷系列活動,其中包含有心理關懷講座、團體及工作坊、面談諮詢,希望能進而協助志工調適身心壓力、處理重大挫折、增進家庭關係,及激勵他們的助人信念與熱忱,讓志工夥伴們內心能充滿著愛及持續把愛散播出去。

Read more

發現潛力

理事長/黃啟嘉

  時間匆匆,倏地又過了三個月,三個月來我慢慢的認識了所有的會務幹部,也認識了部分志工,這才知道,原來生命線裡,人才濟濟,臥虎藏龍,是個潛力無限的社團。

  能成為生命線的志工真不簡單,我的朋友知道我當選為生命線的理事長,紛說我去生命線當志工,我說:拜託,雖然我是理事長,我也是不能接線哩,那可是要經過一年的訓練加實習,才有辦法當志工,否則面對個案,本來不想自殺的,被我一諮詢跑去自殺可慘了,所以你只要在金錢上支援,多捐一些款給生命線才實在。

Read more

花蓮生命線第26期會訊

發行月份:中華民國98年3月
發行人:黃啟嘉
總編輯:邱幼
編輯策劃:李吉咸
採訪編輯:林琳瑩
編審:陳小蘋
編輯:林秀芸、廖淑君、田秋儀、柯綠蘿、林詣晉

Read more

傳承與創新

理事長/黃啟嘉

今年初,從林秀雄理事長手中,接下第十五屆理事長的任務,我感到既榮幸又惶恐。榮幸是因為有林理事長的提攜以及全體理監事的支持與信任,讓我有機會認識各位生命線的夥伴,與各位夥伴攜手同心關懷社會;惶恐則是因為我的會務歷練不足,如何推廣生命線,讓各界認同並挹注經費使其能永續發展並發揮服務社會的功能,將是我今後要努力的目標。

Read more

「愛與關懷」- 前進智學校~身心障礙學童口腔保健宣導活動

採訪/林秀芸 編審/陳小蘋

  由於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身心障礙學童,在學齡期對日常生活事務本就需要幫助,因此其口腔的清潔衛生更需要協助與教導。

  總幹事希望活動能真正地落實達到宣導的意義且使每個學童真正受惠,於是積極地尋找專業且熱心的牙醫師來協助完成此項任務。

  蕭正光與林易超兩位醫師,正是我們需要的人選,他們認為在活動前必先要給老師及志工們上課,於是規劃兩場(2月18日及2月19日)口腔衛生保健教育訓練。志工們參與踴躍,在兩位醫師正確的講解口腔衛生保健及貝氏刷牙方法之後,咸認受益良多,雖然刷牙是一件小事,卻有很多的學問。啟智學校有22班,總幹事規劃每班要有2位志工協助,共計徵求44位熱心志工幫忙,雖然25日那天到的志工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然而二十五位志工站出來,也是蠻大的陣勢,感謝充滿愛心的志工共同參與。

Read more

白手起家的奮鬥史~現任理事黃仁宏甘苦談

採訪/李吉咸 編審/林琳瑩

以服務大眾為對象,也造就了今天的「黃仁宏」;成功並非一夕之間,乃是累積了許多經驗來的。

以服務大眾為對象人生的十字路口

  或許,在那個年代裡,對一位離鄉背井的出外人來講,是人生的一種歷練吧。當時台北也是許多人所憧憬的城市,但對於一位十五、六歲的人來說,隻身前往台北讀書,也要有相當大的決心與勇氣。
  最後因為一通電話讓他下定決心,黃仁宏說:人生的抉擇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一樣,對於,當時要選擇就讀的學校傷透了腦筋,不知該如何是好,一段時間的思索後,毅然決然拿起話筒撥打「生命線諮詢專線」,訴說了自己目前的思緒,在專任志工的鼓勵與提供意見下,做出了決定。
  對於生命線,黃仁宏非常的感謝,當時要不是有生命線這樣的諮詢窗口,也許改寫了往後的人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