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告白讀後感

文/Nangumo

  假使我沒有猜錯的話,現在,妳是這世界上我最親近與最感恩的人,當初妳告訴我:我們孩子都長大了,我們應該到社會上去幫助人。我迷迷糊糊跟著妳到生命線,結果,我發現我竟然是最先受惠者,因為,我知道如何放下康固力般的身段與家人互動,讓我享受到家的溫馨,慢慢的,我很勇敢的學以致用,以相由心生的心得,用感恩的心,主動找尋對象驗證所學去幫助人,在驗證過程中讓我生活精益求精,這就是善的循環。

Read more

憂鬱的告白

文/小布丁

  如果我告訴你,我是憂鬱症患者,我領有終身重大傷病卡,你相信嗎?

Read more

吸引力法則讓我們與幸福相伴一生

摘自能源月刊/邱麗文之文章

  所謂吸引力法則,就是能夠往返傳遞宇宙間的能量。

  我們只要許好願,就會有好事回報!是的,就是這麼簡單;不要懷疑,但,許願的人,必須真心發願?

  吸引力法則已被證實,我們發出的訊息,都會被傳遞回來。

Read more

不要生氣

文/海與山的對話

人阿!!在生氣的時候智商只有5歲

所以生氣的時候-不要說話,不要做決定

Read more

心靈對話

文/慈慈

誤解篇

親愛的夥伴:

  我從未質疑過您的能力。雖然您誤解我,我的心裡百般委屈,但是經過一番省思,我才明白就算是親如姐妹、夫妻、父母也不能-太〝靠俗〞,我這麼不拘小節地問話,讓您受傷了,我竟渾然未覺,在您表達您受傷時,我也受傷了,我錯了嗎?還是您太在意了。啊!應該是我太鹵莽粗率而得罪了您,您能原諒我嗎?現在的我面對您,實在很尷尬,我們可以再恢復以前的友誼嗎?什麼時候我約您吃飯?您不要拒絕我哦!

Read more

轉念

文/陳晏慈

  有人是當了媽媽才學做媽媽,而我也是當了志工之後才學坐志工的。一個夾報機緣當中看到「生命線的志工訓練課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諮商與輔導」因此就前往報名了,從此就結下良緣了。

  以往對「生命線」的概念,就是「想自殺的個案」求救專線,但自從真正參與了,才了解其服務對象是很廣的,越是如此,越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不足,於是透過陳宇嘉教授,熱心的推薦到東華大學,修習社工相關知識及慈濟大學碩專班,修家族治療等相關課程,知識真是無遠佛界,學無止境。

Read more

陌生的貴人

文/林素珍

  98年2月2日星期一,晚上七點到九點在生命線值完班,隨即撥手機給湯小姐,請她二月九日幫忙代班(因要出差),結束電話後就回家,也沒發現有何異常。

  98年2月4日星期三一早,花蓮電信局沈小姐來電告知,是否曾於2月2日晚上九點十一分,有撥打0939—-這支電話號碼,且打了兩個鐘頭的手機?(哇!當時差點呼吸停止)當下在電話中告訴沈小姐,我的手機費率是188元,剛換新手機,可能按錯鍵,請通融一下,高抬貴手,希望能幫個忙,把損失降到最低,她回答:會與上層商量。

Read more

同理心

文/新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的是,每當有人在抱怨、訴苦、猶豫時,聽的人就急於先否定他的感覺,接著是爭辯,分析抱怨者是怎樣的人,又急著主觀的尋找方法,想去替他解決問題,最後又強壓對方接受自己「最好」的意見,完全沒有把自己放在對方的感覺和思維裡。導致雙方無法交集,不歡而散。而我呢?也正是這樣,所以常被家人、朋友說太「自以為是」。

  自去年初,參加花蓮生命線廿期志工職前訓練,在全部課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受益最多的,就是「同理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