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秋儀
此次莫拉克颱風造成台灣重大的災情,每天接收到的訊息與景象真令人不忍!其中有個新聞讓我特別注意。
嘉義縣布袋鎮貴舍里長張文香晚上駕曳引機送便當給災民,因里內道路全被淹沒,部分路段沒有路燈,曳引機不小心翻落路旁魚塭,水迅速灌進駕駛座。危急時刻,張文香打開駕駛座後方車窗,拚了命將兩名受困的慈濟師兄、師姊拉到車外,三人全身溼透。張文香不顧危險潛入魚塭,找回塑膠袋包著的便當,負傷將一百個便當送到災戶手中後,才回家敷藥。
文/田小慧
這天,醫生對我說:「真的中獎了,恭喜你喲!」心中的開心簡直無法言語,就連周遭的人都發現我的喜悅是無法掩飾的,該什麼時候讓我的外子知道呢?恰逢母親節即將到來,要是有了這個意外的神祕禮物加持,婆婆應該會是最開心的那一個吧!我一邊盤算著該如何給全家一個驚喜,邊則暗地竊喜著。
文/秀嬌
「花蓮生命線」「我要死了,我吞下100多顆安眠藥了,我要拜託妳,小姐,我的爸爸,請您們多關心他,在我死了之後,請你們常去看他!」這是一通自殺的電話,讓接線的志工頓時睡意全消,積極地由個案言談中,蒐集地址及相關的背景資料,只怕個案ㄧ時衝動將電話切斷,而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言談中,志工藉由百般周旋得以探知對方的地址、名字、案父的年齡、目前情況等等…,同時也試圖善導個案打消自殺念頭!突然一陣沉寂,個案把電話掛斷了,接線志工只好迅速撥打 110報案(本協會自今年七月起統一撥打110報案),並將個案詳實資料告知警方,協會大樓外也立即傳來救護車呼嘯而過的聲音。沒多久,110回報協會接線的志工:個案家中只剩老父親一人,個案已不知行蹤;這樣的消息,讓接線志工著實擔心不已!
國烈中醫診所/曾國烈
吃補可以分「藥補」與「食補」,在日常生活中,飲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食補」或「食療」便成為中國醫學養生的另一特色。事實上,是不是每個人都須要補呢?這是不盡然的。中國有一句俗語「藥補不如食補」,也就是說,平日攝取均衡的食物是最重要的。但是每個人因為先天稟賦因素、性別年齡因素、精神情志因素、生活因素、環境因素、疾病、藥物因素等,會造成每個人有各種差異,而這些差異,就叫做「體質」,正常情況下體質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但它卻標示了我們個體在感受疾病後,容易有怎樣的特性(不舒服)出來,而針對這些特性,醫生們就要開出相對待的藥物來加以治療。所以如果因體質上所造成的症狀已經影響到身體有各種虛證時,即可以補。
中醫的食補,廣義的說,除了一般飲用食物外,還包括各種藥粥、藥膳、藥酒、茶、糕餅等多種方式;但總的說是「不超過以個人體質為經,以四時地域氣候差異為緯」的原則。因此,在選用各種補品中,我們一定要記著這兩項原則。
發行月份:中華民國98年7月
發行人:黃啟嘉
總編輯:邱幼
編輯策劃:李吉咸
採訪編輯:林琳瑩
編審:陳小蘋
編輯:林秀芸、廖淑君、田秋儀、柯綠蘿、林詣晉
海星中學國中部/陳奕安
人生就像一棵樹,你的身體就是樹幹,而樹根就是生命--一切的根本。往上則是事業、愛情、友情三個部分組成的葉。葉,每天受著陽光的照顧、由下而上的滋養,隨著生命的成長,慢慢地豐富了所謂人生,直到生命之樹最燦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