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家繼續共同努力

理事長/黃啟嘉

  光陰似箭,一眨眼,這屆的任期已剩下不到半年了,回想剛接任生命線的理事長時,心裡無比惶恐,主要是對會務的瞭解不深,也唯恐掌舵的方向錯誤,幸好林前理事長(現任常監)在提攜之餘,也不斷耳提面命,稍稍安了我的心,更感謝志工幹部及伙伴們都能謹守職責,通力合作讓會務在一片祥和下,蒸蒸日上,還要感謝理監事中的五人小組,協助總幹事處理會裡棘手的問題,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Read more

花蓮生命線第30期會訊

發行月份:中華民國99年4月
發行人:黃啟嘉
總編輯:邱幼
編輯策劃:李吉咸
採訪編輯:林琳瑩
編審:陳小蘋
編輯:林秀芸、廖淑君、田秋儀、柯綠蘿、林詣晉

Read more

又是一段莫名奇妙的心情

文/老吳

  實在很抱歉,原諒我以這麼奇怪的方式開場,只是忽然有感而發的一個念頭,迫不及待想與大家分享,今天在路上看到一隻麻雀停在電線杆上,小小的,很可愛,但麻雀隨處可見,所以一點也不特別,想起在屏東有一種鳥叫伯勞,伯勞較大隻,但就外形來講也很可愛,由於早期被狂補(聽說是因為好吃),造成數量大量減少,現在已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好吃,取決了它們生存的權力。

Read more

追憶~墓碑上鑲嵌的那張照片

文/綠蘿

  在黑色大理石的墓碑底座上鑲嵌的那張照片,是母親的大頭照。她靜靜的凝視著前方廣闊綠油的田野已有二十來年了。這是我追憶母親,面容最清楚也最喜愛的一張。

  微微弱弱的笑意有著傳統、含蓄、羞澀的嘴角、二支早期簡單的黑色髮夾,夾住燙捲後額頭兩側的髮絲,這是母親一貫的髮型,清爽、整齊卻不失其女人的嬌美,天生的嫵媚在照片上顯出母親分明的輪廓,乾淨的臉部斜倚的柔美頸部,不知為何?這張照片,總能讓我的腦海浮現母親清晰的面容,就如同在我身邊。

Read more

「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的認識與處理」心得報告

文/林麗華

  翻開報紙,家暴新聞和性侵新聞常常佔據了社會版極大版面,層出不窮的案件,不但讓遭家暴或性侵的受害人身心受到嚴重傷害,甚至連目睹家暴事件的兒童,也成為隱形受害者,內心的創傷更可能影響他們的一生,更可怕的是造成暴力的世代循環。

  花蓮地方法院少年家事庭陳淑媛法官兼庭長,在兩小時的「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的認識與處理」授課中,讓我們對這兩項社會問題及防治有了更清楚明確的認識。家暴及性侵案件都是犯罪行為,不再是傳統觀念中羞於啟齒的個人事件,需社會各階層共同關心,才能有效防治。

Read more

給志工的一封信

文/恰吉

生命線伙伴鈞鑒:

  女兒斐斐歸寧之宴,承蒙 伙伴們的熱情參與致贈厚禮,讓我倆夫妻深受感動與榮幸,此情永誌不忘。

Read more

內在的容貌和三圍

文/羅秀彥

  內在三圍(施以諾著),頗多啟示,特此簡介,與夥伴分享。作者提及:每逢災變,善款湧現,令人感動,尤其因戰爭而少小離家到台灣的老榮民們,動輒捐出所有積蓄一二百萬…。

  這讓我想起:61歲的陳樹菊,小學畢業賣菜維生,父母去世,拉拔弟妹讀書就業成家,還捐款給弱勢社團,30年累計一千多萬。啊,社會溫馨和諧,讓人感動珍惜,因為處處有人奉獻金錢能力時間…(順便為生命線志工鼓掌)。

Read more

生命的美容食譜

文/無價之寶

首先,仔細的把「自私」的雜質去掉,

把大量的「寬容」放入鍋中燉煮,

再掺下滿勺的「豁達」,

並倒下整碗的虛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