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要結婚嗎?

(真實案例)
阿芳(化名)與阿強(化名)交往多年,彼此相知相惜,都視對方為生命中重要的知音,一些認識他們的人都覺得他們是天生的一對,非常「速配」。

阿芳對於婚姻是抱著「既期待又怕被傷害」的心情,這種矛盾的感覺是因為她擔心自己沒有能力扮演好妻子、媽媽的角色,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在漫長的婚姻生活中,阿強會不會「變心」或者「花心」…,就因為這些想法,每當兩人談到「結婚」這個話題時,就會無疾而終沒有結果。

Read more

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

(真實案例)
阿貴(化名)在一家知名的房屋仲介公司任職,由於性情溫和、與人為善、謙虛學習,深獲主管的器重與嘉許,與同事都能和睦相處,在業績上形成良性的競爭,在客戶的心目中是一位殷勤、忠肯、不做作,值得信任的業務員。

由於阿貴在工作上的努力,很快的被總公司晉升為區經理一職,許多同事爭相道賀,期待在他的帶領下業績能夠蒸蒸日上,使大家可以領取更多的業績獎金。

然而,事與願違,阿貴在一次業務的疏忽中得罪了一位重要客戶,失去了一樁獲利頗豐的生意…,因此在業務會議中被主管嚴厲的責備。從此阿貴一蹶不振,原本信心滿滿的接手新主管的職務,現在卻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老闆關愛的眼神,慢慢的在心中產生了…憤怒、挫敗、焦慮的情緒,而失望、倦怠…的負面意念也不斷的在心中交雜著。

Read more

如何才能成功!

(真實案例)
阿華(化名)今年38歲與妻子都是上班族,兩夫妻育有一子,結婚後與父母同住,是典型的三代同堂。朝九晚五的日子雖然平淡卻也安穩,夫妻二人有固定的收入也有例假日,晚上下班回到家父母親已經預備好晚餐,也協助孩子寫完功課,飯後就是看看電視、泡泡茶、聊聊天;到了假日常常全家出遊、逛街、吃小館…這樣的日子實在令人稱羨!

然而阿華的老婆卻有不同的想法,她認為阿華在工作上應該有所成就,她期待阿華能夠晉升為小主管,接著升為中主管、大主管,好讓她可以辭去工作成為一位全職媽媽,而且希望儘早能夠買房子搬出去住,有了這些想法之後,她經常私下要求阿華要成為一位「成功」的人。

老婆的期待與要求對於阿華而言其實是困難的,因為他很滿足於現階段的生活方式,關於工作的前途發展,阿華明白自己是一個但求安逸、不希望有工作壓力與責任的人。雖然有時在工作上被長官責備後,就下定決心努力工作,然而數日之後就會虎頭蛇尾般的依然如故,「堅持」對阿華而言,實在是太困難辦到事。面對老婆與工作,阿華很想功成名就,只是…「如何才能成功!」。

Read more

請多關心我們身邊的人!

(真實案例)
最近小芬(化名)的心情嚴重的掉到谷底,頭腦裡不斷的浮現與建志(化名)最後的那一段對話。「喂!是小芬嗎!我現在心情超不爽,我爸爸不相信我沒有偷他的錢,不僅責備我、毆打我,還罵我這一輩子不會有出息… 」在手機的另一端傳來建志氣憤的聲音。小芬正忙著預備出門,參加同學的生日聚餐,於是她匆忙的對建志說:「我現在沒有空,晚上回到家再跟你聯絡…」不等建志的回答,就掛了電話,隱約中好像聽到建志說:「現在不說,以後就沒機會了…」。

當晚小芬很晚才回到家,身體非常疲累,也忘記回電話給建志,回到房間倒頭就睡,直到第二天上午,另一位好友傳來簡訊說:「小芬,聽說建志昨晚在自家的房間裡企圖吃安眠藥自殺,被母親發現後緊急送醫就診,目前尚未脫離險境…」,這一則簡訊使得小芬既難過又懊惱,心情跌到谷底。

Read more

關懷「新台灣之子」在生活上、學習上的困擾?

(真實案例)
阿志(化名)是個國中生,他的媽媽是從越南嫁來台灣的越南新娘,從小阿志就看見媽媽為這個家的付出,媽媽常常告訴阿志希望有一天能帶阿志回到越南,去看看住在越南的阿公、阿嬤,然而,在阿志的心中卻有很大的困擾,因為他認為自己不會講越南話,也不知道越南的文化,更不知道在生活上有什麼樣的規矩,而越南的阿公、阿嬤看見我會有什麼想法呢?

為什麼阿志有這麼多困擾呢?因為阿志常常在學校遇到挫折,有時候同學們會笑他:「你的國語講得非常不標準!」、「你的閩南話聽起來怪怪的?」、「為什麼老師在解答數學題目的時候你總是聽不懂呢?」、「你對中國的歷史怎麼老是聽不懂!」…好多好多在生活上、學習上的壓力長期困擾著阿志。

因為在小學的時候媽媽無法協助阿志,導致阿志在心裡頭有很大的自卑,在生活上、語言上、教育學習上,他覺得自己「話也說不好」、「字也寫不漂亮」,有時候連跟同學們溝通都會被同學們取笑,這樣的校園生活讓阿志非常的不快樂,身為阿志的媽媽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Read more

一位驚慌失措的母親

(真實案例)
有一位媽媽在電視新聞中看見「八仙樂園玉米粉塵爆炸案」之後,心裡非常緊張馬上就撥電話給她在大學就讀二年級的兒子,媽媽心裡想:「兒子會不會也在這一場爆炸案當中?」,結果是「嘟嘟嘟…」沒有人接,過了五分鐘媽媽又撥了電話,「嘟嘟嘟…」還是沒有人接,於是媽媽的心裡更加緊張了,心想:「我的孩子真的在爆炸案的現場嗎?」,再過五分鐘媽媽又撥了電話,終於在電話中聽見自己孩子的聲音,媽媽心裡那塊大石頭總算落下來了。

媽媽問:「你在哪裡?」孩子回答:「我在宿舍裡面!」,媽媽又問:「你有看到八仙樂園的新聞事件嗎?」孩子說:「我知道,我們學校也有同學在那一場火災當中。」媽媽心裡非常的恐慌、害怕,媽媽就提醒孩子:「每當有大型活動的時候,你千萬、千萬不要去,我只有你這麼一個兒子,你要好好的保護自己的生命…」。

這是我們所聽見的…在發生災難新聞事件的背後,一位母親所呈現出來的恐慌心情!

Read more

災難救援中,對醫護人員應有的肯定與支持

(真實案例)
佩芬(化名)是一位護理長,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在醫院的急診室服務很多年,上班的時候既忙碌又勞累,還好因為有丈夫和公婆的支持,協助負擔了許多家事與對孩子的照顧。

自從八仙樂園的塵爆案發生之後,佩芬就率領護理人員配合醫師的各項醫療需求,全心全力的照顧受傷的傷患,雖然肉體非常疲憊,但是眼見疼痛、哀嚎的傷患和焦慮、傷心的家屬,佩芬就告訴自己:「還有很多人需要我們,我們必須繼續努力協助醫師…」,佩芬已經無法顧念家裡的大人、小孩了,只有心中默默祈求家人的諒解…。

Read more

新家庭問題—照顧失智長輩

(真實案例)
兆月(化名)照顧失智父親八年,照顧失智婆婆十年以上。看到媒體報導:「老先生殺死失智老婆後自殺獲救…」;兆月以自身的經驗來看,老人照顧失智老人,肯定是個悲劇。

平時兆月的父親與婆婆,都由兆月和外籍看護共同照顧。還有兆月的母親、先生、姊姊、弟弟也會協助照顧,讓兆月有喘息的機會。即便如此,兆月偶而心情仍有激動的時候。有時看著完全沒反應、一直昏睡的爸爸,兆月忍不住淚水滿眶,真的很心疼,不禁問上蒼:爸爸的苦何時了?

反觀失智婆婆的世界,時光好像都停頓了,她的認知卡在過年,能夠說的話只有「今天過年嗎?」雖然她有家人用心的照顧,但這樣的生命品質,在兆月看來….很悲哀!感觸很深。

近一個月由於家人都不在國內,兆月幾乎全時間待在家裡,即使需要購物才出門,也是快去快回。如此撐著這兩個家,一個月下來,自己都覺得憂鬱症快上身了…才一個月呢!

Read more